政协简介---政协营口市委员会


 营口市政协简介  


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结成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参加的,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组成的,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营口市委员会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地方组织,它在组织上接受地方党委的领导,在业务上接受上级政协的指导,同时对所属县(市)区政协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团结和民主是政协的两大主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政协的三大职能。

60多年来,在中共营口市委的领导下,营口市政协积极投身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走过了辉煌的历程,做出了历史贡献。

营口市政协的前身是营口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1949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协商建国的凯歌声中,1950710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入城市后成立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指示》精神,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关于“在普选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由地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逐步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规定,营口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胜利召开,选举产生了营口市人民政府委员会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常设机构——营口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简称“市协商会”)。此后的五年间,营口市协商会既代行人民代表会议的职权,又发挥了统一战线组织的作用,在协助政府动员和团结全市各界人民积极参加抗美援朝斗争、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等各种民主改革运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并发展人民的经济事业和文化教育事业,推动和帮助各界人士进行自我教育和改造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4513日,营口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营口市协商会胜利完成了代行职权的历史使命。19553,辽宁省委批复中共营口市委关于建立“政协营口市委员会”的报告,组成“政协营口市筹委会”。195566日,政协营口市第一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标志营口市政协正式成立。在此后的十年间,营口市政协根据《政协章程》规定,认真履行职能,就党和政府有关方针政策、重大决策的贯彻执行及政协主要会务工作等,进行了充分的协商讨论;认真贯彻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不断调整和巩固统一战线内部关系,加强合作共事;组织委员和各界人士积极参加对资本主义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开展文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在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推动有关部门解决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9667月起,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协营口市委员会被迫停止活动。

197811,经中央和省委批准,政协营口市委员会恢复组织和活动。19781118日,政协营口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营口市政协工作走向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围绕改革、开放、发展、稳定等重大战略和决策,开展了广泛的协商,提出了一批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营口市政协在中共营口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履行职能,务实创新工作,为推动营口全面振兴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实践证明,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协作用才能有效发挥;只有把协商民主贯穿于政协履职全过程,政协特色才能充分体现;只有积极主动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政协发展才能有广阔空间;只有秉持履职为民的工作理念,政协工作才能接地气、更出彩;只有注重发挥委员的履职主体作用,政协事业才能充满生机活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201814日,政协营口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十三届市政协共有30个界别,328名委员。新一届营口市政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正不断走向新的辉煌。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营口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