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四个“便利化” 不断夯实新一轮营口对外开放基础---建言献策-政协营口市委员会


做实四个“便利化” 不断夯实新一轮营口对外开放基础

2018-09-30 09:59:01  阅读次数:1122 次

做实四个“便利化” 不断夯实新一轮营口对外开放基础

 

民革辽宁省委直属营口支部

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对外开放再度升级、不断提高开放层次,扩大开放领域,我们应发挥自贸区、综合保税区、国家级高新区三区叠加效应,不断做实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金融便利化和服务便利化,推动对外开放工作向全方位、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夯实新一轮营口对外开放基础,促进营口全面振兴。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做实贸易便利化,建设开放大通道

(一)突出港口牵动,带动全域开放

深入总结自贸区建设取得的试点经验,利用三区叠加优势,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积极开展港口建设,营口港优先适用营口片区先行先试制度创新政策,发挥载体作用,进一步支持港口拓展综合性港航业务,扩大北冰洋东线航运通道开拓与欧洲物流市场,实现营口港转型升级和动能转换,充分发挥自贸区的政策优势和港口的区位优势,将港口功能前置营口片区,让两者形成“一体化”,成为营口开放新的“两翼”,既形成海港、空港、陆港、信息港多港联动,又与自贸区、开发区、园区、综保区多点联动。着力打造全域临港产业区,推进港航物流业,做好“前港、中区、后城”联动,以全域产业支撑港口发展,以港口发展带动全域经济,切实建设功能完善、高度开放、内外畅通、安全高效的自由贸易港,打造全国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新标杆。

(二)推进多式联运海铁联运大通道建设,打造国际开放舞台

推进营口片区与营口港区双方的多式联运发展和产业融合发展,围绕多式联运海铁联运大通道重要枢纽建设,全面深度整合营满欧、营蒙欧海铁陆联运大通道物流资源,做大做强中欧班列体量,着力打造“营满欧”班列重要集结地。统筹利用和合理配置资源要素,各方面政策先试先行,推进营口综合保税区与营口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间货物保税运输的流程再造与优化升级,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全力建设开放型产业创新高地,打造国际开放舞台。

(三)推动“单一窗口”纵深发展,促进贸易便利化

进一步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通关一体化。通过一口对外、一次受理的模式,有效简化申报流程、减少同类数据项重复录入,从而节省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通过电子口岸平台共享数据信息、实施智能管理,将处理状态(结果)统一反馈给申报人,提高申报效率,缩短通关时间,降低企业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采取分步实施进行推行、维护和推广,加强营口片区、省内各口岸、港口之间联系,构建具有营口特色的“通关+物流”贸易平台,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纵深发展,促进贸易开放便利化。

二、加快投资便利化,凸显“吸金洼地”效应

(一)强化制度创新,加快投资便利化

加速投资管理、贸易服务等方面的制度创新,用足用好自贸区、综合保税区、国家级高新区三区叠加优势,推进投资便利化。围绕临港产业、商贸物流、新金融等主导产业,出台国际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政策条例,量身定制开放型经济产业扶持政策。

)推行新版外贸投资负面清单,加快投资便利化

7月28日起新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开始实施。我们应利用营口片区“三区”叠加优势效应,建立以新版外贸投资负面清单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框架,对外商投资审批制度进行改革,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新模式,出台一系列积极吸引外资措施,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构建更加完善的投资环境,加快投资便利化。

(三)加速自贸区产业聚集,凸显“吸金洼地”效应

利用营口高新区产业基础及自贸区的设立,结合营口片区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战略定位,加速营口片区产业聚集。用好用足三区叠加政策优势,放大服务理念,开展项目落户、项目管理、项目摆放的全方位互动协作,实现政策的投射覆盖、制度的优先适用、规划的有效对接,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格局。积极引进类似于造船、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加工等带有产业链性质的产业,为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为下一步自贸区产业快速聚集、井喷式发展奠定基础。

(四)增加有效投资,促进产业联动发展

打破区划限制,加强项目协作,围绕营口片区自身产业方向及产业优势,促进上下游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完善和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奖励政策,突出主导产业,实行内外资并重、引资引智引技并举,通过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对口合作等方式,瞄准欧美、日韩和国内重点地区,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招商、龙头企业招商、临港经济招商,提高招商实效,增加有效投资,提升全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三、推进金融便利化,释放政策叠加红利

(一)优先推动自贸区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一是政府应加强与有关产业园区的合作,促使中介组织、服务类机构充分发挥有效作用,并积极构建风险预警和安全保障和相应应急措施。二是借助三区叠加优势效应及“一带一路”建设,扩大投资开放领域,通过加强与沿线国家贸易合作增强口岸服务辐射功能、促进科技协同创新、优化区域金融服务,包括按规定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符合条件的跨国集团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以及符合条件的个人开展各类人民币境外投资等都做出支持。三是积极鼓励向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和保证保险方面具有特色和含金量的重要金融创新政策,助力中小微企业跨境贸易发展。

(二)加快进程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度

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补齐政策制度短板,选择在自贸区先行先试,增强事中事后监管能力,加快建立完善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机制。对标“更高程度便利化”,持续推进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外汇市场发展,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做好与市场的沟通,支持境内企业和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给予参与国际贸易的各方更大合作空间,通过简化贸易程序、提高政策管理和手续办理的透明度,为国际贸易投资活动创造良好环境。

(三)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开展金融服务便利化工作,推进跨境结算便利化,指导企业开展跨境融资业务。着力支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及融资结算,积极探索基于海上运输、多式联运的陆路国际贸易融资规则,建立运单签发、提货、登记查询、增信等配套体系。提高跨境金融结算便利化,扩大营口片区金融行业资金池,提升金融行业服务能力,形成三区叠加示范带动效应,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在营口片区设立总部。

优化跨境金融结算服务,支持国际贸易业态创新发展。依托营口片区,进一步放宽区内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准入条件,支持更多企业实现资金集中运营;探索与要素市场跨境交易相适应的外汇收支便利化措施,支持区域要素市场开展国际贸易业务;深化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支付业务试点,逐步扩大服务贸易试点范围;依托“营满欧”班列建设,扩大与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投资本币结算;优化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跨境人民币担保、跨境人民币租赁等业务管理,为企业提供一揽子综合跨境金融服务。

四、提升服务便利化,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继续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深入推行行政审批一体化改革,实现自贸片区、综合保税区、国家级高新区的叠加、融合,赋予片区更大范围的经济管理权限,确保“放到位”。创新监管模式,落实监管责任,健全审管互动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着力解决审、管分离后管理弱化问题,确保“管得住”。加快建成全市审批、管理、服务“一张网”,推动、政府政务信息“全域共享”,确保“服好务”。努力打造“审批事项和层级最少、审批集中度和效率最高、审批流程和服务最优”地区。凭借优惠政策多、功能齐全、手续简化的综合优势,大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构筑投资“洼地”,打造国际开放贸易平台。

(二)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利用三区叠加优势效应进一步扩大开放、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加强招商引资,从外资准入、税收优惠、科技研发、信贷保险、签证许可、自贸区开放、质量安全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外资企业极大便利。一是细化市场准入和监管、知识产权保护、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条例,加强同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增强透明度,强化产权保护,坚持依法办事,鼓励竞争、反对垄断。二是放宽制造业准入。利用三区叠加优势效应,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放,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三是围绕《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新版外贸投资负面清单,全面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外商投资准入的开放度、透明度、可预见性提升,增强三区叠加在吸收外资的引擎作用,为我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提供动力,进一步提升全区域开放度。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营口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