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建言献策-政协营口市委员会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2018-06-13 09:34:23  阅读次数:1912 次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配合市政协开展乡村振兴协商议政调研活动,市政协老干部办于5月16日组织离退休老干部赴盘锦市大洼区学习考察乡村建设情况。市政协原主席王杰一行先后重点考察了大洼区唐家镇北窑村,向海街道石庙子村,田家街道大堡子村。沿途考察了朱家村、白家村和小堡子村。盘锦大洼区乡村建设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科学定位,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唐家镇先后聘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环资等的三家团队,对全镇各村进行规划设计。并学习借鉴外地生态新村建设经验,充分发挥各村区位、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优势,突出生态、美丽、健康、幸福的理念,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建康文化、休闲观光、美丽宜居的主题村落。

   二是发展富民产业,构建现代农村产业体系。大洼区既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新村,又着眼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唐家镇北窑村投入100万元建设生态葡萄生产基地,聘请全国最顶尖设计团队进行品牌包装和推介,“唐家葡萄走进十八大”新闻先后被人民网等主流媒体竞相播发,目前已成功举办四届葡萄文化旅游节。向海街道石庙子村发展壮大新型富民产业,构建认养农业产业、民宿旅游产业、庭院经济产业、农家乐产业等农村富民产业体系。

   三是实施村屯环境治理,建设生态乡村。大洼区乡村环境建设从改造和完善基础设施起步,修建筑村屯路网,实现村村户户路面硬化,路灯亮化;铺设明暗生态沟渠,修建进街桥、进户桥,彻底告别雨天两脚泥的历史;加强绿网建设,路边院内外植树栽花,建绿色护坡,修氧化池塘,栽种水生净化植物;实施乡村改厕工程,家家普及水冲式环保厕所;安装垃圾收集池,设置垃圾存放点和垃圾箱,购置清运车,建立了“组保洁、村收集、集中清运”的垃圾处理体系,生态健康乡村模式初步形成。

四是建立健全城镇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让村民过上城镇居民的生活。大洼区注重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各村屯普遍建立了连锁超市、自助银行、大众浴池、卫生所、理发室,为村民提供基本的日常公共服务。同时各村建立了民用燃气站,实行燃气入户,推进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和普及。开展农村安全饮水提升工程,实现村屯住户自来水24小时供水。

五是注重乡村文化建设,打造文化品牌。各村从实际出发,建设文化广场,建立综合文化活动室,设置电子阅览室、图书室。成立文体协会,开办国学讲堂,购置健身器材和音响设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2016年,盘锦市首家村级太极文化交流活动中心在大堡子村挂牌成立,扩大了乡村文化建设的知名度。

    根据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总体要求,学习借鉴赴盘锦大洼区考察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提升农村传统业态,拓展乡村发展新业态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以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和乡村工业为支撑的产业化取得了重大进展,改变了传统农业,活跃了农村经济,富裕了广大农民。同时,由于城乡供求矛盾复杂多变,农村业态不兴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到位,“三农”发展滞后仍是不能回避的现实。振兴乡村,产业兴旺是基础。以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提升传统业态,拓展新兴业态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一是提升种植业和养殖业品质,精选优质高效种养品种,实施科学有机种养。树立品牌意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产品冷藏仓储业,精细加工业,电商物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不但让农产品作为食品供给城乡大众,更要让农产品作为营养品走进千家万户,还要让农产品作为礼品进入高端市场。还应该有让本地农产品通过“一带一路”国际贸易通道打入国际市场的信心和能力。二是根据现代农业多样性、鲜活性、可变性、随机性的特点,提升和探索发展设施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精品农业、创意农业、定制农业、认植认养农业、养生保健农业、庭院农业、野生园林业、田园综合体、农业科技产业园以及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和“互联网+农业”。三是充分发挥乡村绿色田园,山水风光、宁静淳朴、自然诗意的优势,拓展乡村旅游新业态。开办旅游观光业、民宿度假业、休闲采摘业、农事体验业、庭院养生养老业,河湖库区湿地观光业、冰雪海上运动业、野生动物驯养业等,扩大农村经济增长点,拓展农民增收新空间,兴旺一地产业,富裕一方农民。

    二、转变观念,科学规划,建设特色宜居乡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是有史以来最深刻的一次社会变革,规划时间长达三十多年乃至半个世纪,作为地级市,应高度重视解决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规划和工作推进问题。一是应切实转变观念,把乡村振兴提到优先发展议事日程。改革从农村起步,但城市优先发展已经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多年的工作常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要求。由城市优先发展的过去常态转变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现在常态,对于各级党委和政府而言,绝非轻易之事,绝非轻松之事,更是不能轻视之事,应痛下决心转变发展理念,为乡村振兴解除认识上的思想障碍。二是立足市情,坚持规划引领。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农业产业化状况不同,农民富裕程度不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起点必然不同。在规划原则上,应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脱离村情的规划;坚持因地制宜,不搞统一模式的规划;坚持多样性,不搞无特色的规划。在规划的理念上,应坚持生态绿色循环的理念;资源集约利用的理念;人文传承与古迹保护的理念;尊重群众意愿和宜居实用的理念。在具体规划上,全面规划应注重宏观性、长期性和指导性;层级规划应注重地域性、差别性和可操作性;时段规划应注重目标性、重点性和时效性;部门规划应注重系统性、实用性和可行性。三是在工作推进中要处理好紧迫性和长期性的关系,既要防止一哄而起乱作为,又应防止没有紧迫感不作为。特别是扶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战役,应树立决胜的信心,抓紧时机,不打折扣。集中精力、物力、财力和人力,精准发力,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打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战,让全社会和广大农民既能亲身感受到近期振兴的成果,又能为长期振兴作出不懈努力。

    三、突出环境整治,持续推进生态乡村建设

    乡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实施农村人口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抓好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当前乡村振兴工作的突破点。一是应突出整治环境污染,包括工业污染,生活垃圾污染,污染物排放,畜禽养殖污染,化肥农药污染,河库沟塘地下水污染。目前,重点放在防止城市污染向乡村转移。实施源头控制,严格审批立项,防止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机,将城市产能过剩的高耗能、高耗水和高污染工业项目向乡村转移,从而扩大和造成新的污染。加强对我市乡镇工业园区和矿山企业的环境污染监管,加大防污控源力度。加强对乡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有机性的就地处理,可重复利用的回收利用,不能降解和无机性的可逐步采取组收放、村集中、乡储运、县处理的方式解决。乡村污水应集中排放处理。采取建立地下土壤过滤系统,修建人工池塘和湿地系统,进行生物过滤处理、植物吸化处理和氧化水解处理,不再向沟渠库区河道任意排放。应从民族未来和全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对农药、化肥和畜禽养殖药剂、添加剂的控制使用,采取投入减量、有机替代、合理使用、低量低剂侧配、市场打假、管控监管等办法,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有机食品。同时,应把畜禽养殖污染资源化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再生等多项面源污染治理统一纳入农业绿色发展行动中,以便取得更好的综合治理效果。二是建设绿色生态乡村。绿色生态是乡村振兴的优势和财富。我市地处辽南北温带,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森林植被覆盖率低,受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少雪缺雨已成困扰,打造绿色生态营口势在必行。应在全市山区、田野、滩涂、通道、流域、村庄广泛开展植树绿化行动,应植尽植,见缝插绿,重育重护,根据不同区域选择乡土树种,引进宜生林、经济林、用才林木、速生林木,种植花木类、藤木类、观赏类、乔木类、灌木类、匍匐类、防护类、遮阴类苗木,开展乡村庭院绿园建设。乡村道路绿带建设,乡村田野绿网建设,乡村山河滩涂绿林建设,构建点线面体全覆盖的绿色生态乡村。

    四、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乡村生活城镇化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逐步完善过程,近期应重点推进乡村路网建设。在乡村通、村村通的基础上,推进村户路面整治和硬化,铺设下水管道和疏水沟渠,为村民全天候出行提供便利。推进乡村饮用水网建设,打深井,建水塔铺设上下水管道,将净化水输送到农户家中,保证村民饮用水安全。推进乡村能源网建设,改造乡村电网,村建电控站,保证村民农业动力用电、家用电器用电和日常生活用电。推广新能源利用,建沼气池、燃气站,实行煤改气等,逐步补上提高村民生活品质的短板。推进乡村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电信网络建设,实现城乡缩差并轨,为村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需求服务。推进乡村文化生活网建设。在乡村扶贫搬迁、异地重建、拆迁改造过程中,应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文化生活服务网络的配套建设。规划建立村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安排设置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科技和家用电器科技普及教育活动中心;综合设置以村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现代与民俗文化诵讲编排演练为载体的文化活动中心。按村民需求设置连锁超市、农资专卖店、卫生医疗防疫站、洗澡理发维修等服务网点,推动村民从传统农村生活方式向现代城镇居民生活方式转变,为广大农民迈进小康社会创造条件。

 

 

市政协老干部办公室供稿

撰稿人:石常有  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主任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营口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