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营口市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意见
2018-06-05 阅读次数:11456 次
政协营口市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更好地发挥人民政协在反映社情民意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发〔2006〕5号)和全国政协、省政协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重要性
(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人民政协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人民政协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围绕改革发展中党和国家重视、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政协专门渠道汇集、分析、反映情况和意见,帮助领导机关分析判断形势、进行有效决策的一项重要工作。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贯穿于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各个环节,体现于政协委员发挥作用的各个方面,是人民政协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做好信息工作,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建言献策的重要作用,多层次、多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效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有利于发挥人民政协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有利于推进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工作的开拓创新,是人民政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党和政府汇集、分析社会舆情的重要来源。人民政协具有政治上的巨大包容性、组织上的广泛代表性和智力上的高度密集性。政协委员联系广泛、位置超脱,政协组织网络和工作机制健全完善,能反映不同界别、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愿望和要求,能反映一般渠道不易掌握的社会基本情况和群众意见,能将多角度、有分量、有价值的信息直接送达党政机关。通过政协专门渠道自下而上、准确规范、快捷有效地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是党和国家及时汇集和分析社会舆情的重要来源和依据。
(三)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加快营口率先崛起、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要实现营口率先崛起的宏伟目标,必须聚万众之心、纳各方之策。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不断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有利于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及时捕捉和反映带有苗头性、倾向性或全局性、战略性,可能影响营口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问题,协助党委、政府及早发现、有效化解矛盾,促进全市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巩固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总体要求
加强和改进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同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各项工作和优势密切结合,为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服务,为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积极作用。
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继续坚持每位委员每届任期内至少反映两条社情民意信息的做法,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年终评选优秀委员的重要依据,使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成为政协委员的基本职责和自觉行动;要突出人民政协的自身特色,注意体现党派性和界别性,重视反映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及其他统一战线成员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的看法和主张;要注重发挥政协专门委员会的基础作用,综合运用履行职能的多种方式反映社情民意,各专委会每年至少提供本委委员人数20%以上高质量的信息;要充分发挥各市(县)区政协组织的作用,努力形成市、市(县)区两级政协联动的格局,各为市(县)区政协每年至少应向市政协报送10条以上有重要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要不断增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时效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及时准确地反映具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三、建立健全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工作机制
(一)建立健全社情民意信息的汇集机制。市政协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政协委员的联系,深化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联络与协作,密切与各市(县)区政协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及时准确地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通过市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会议等各种会议和调研视察活动,以及聘任特邀信息员等方式,广泛收集和反映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意见,拓展和延伸社情民意信息的汇集渠道。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委员约谈会等方式,专题收集社情民意信息。
(二)建立健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策划和分析机制。把握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了解党政决策的信息需求,研究信息收集报送的重点选题,制定信息收集报送计划。市政协研究室要通过发布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要点、提前约稿等方式,定期组织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市(县)区政协,各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有关单位的同志,对相关问题进行专题分析、综合分析、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提出有深度、可操作的对策建议。
(三)建立健全社情民意信息的编审、报送和反馈机制。市政协要进一步规范信息稿件的登记、选稿、编辑、审批和报送程序。以《社情民意反映》形式报送省政协及市委、市政府。要进一步推进政协信息化建设,保证信息传递畅通、安全、快捷。政协机关有关部门要加强同党政部门的沟通联系,推动政协社情民意信息进入党政领导机关决策信息收集、受理和反馈程序。要跟踪了解领导批文及有关单位吸纳落实情况。要建立季度通报制度,及时反映信息的采用情况、处理意见和有关批示落实情况。
(四)建立健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评比和激励机制。继续完善评比指标体系和评奖制度。市政协根据市政协委员、特邀信息员,政协参加单位、市(县)区政协和市政协各专委会报送社情民意信息情况,开展年度信息工作先进单位、优秀信息工作者和优秀信息撰稿人的评比活动,表彰先进,促进工作。对全国、省、市政协采用和领导批示的信息分别发放稿酬。
四、切实加强对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领导
(一)明确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各参加单位要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和布置任务,及时分析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情况,作为政协委员履行职责和相关工作人员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量化标准和督促、检查的办法与措施。要整合信息资源,努力形成各方支持、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
(二)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市政协研究室、各专门委员会,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市(县)区政协要指定专人负责信息工作。要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热情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来从事信息工作。加强对信息员的培训,提高其采集、挖掘、整理、提炼信息的能力。
(三)加大工作研究和新闻宣传力度。注重总结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有效做法和新鲜经验,认真研究信息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把握政协信息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提升政协信息工作的水平。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宣传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办理落实效果好的典型事例,展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成果,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政营发〔2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