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与利用并举 推动辽宁绒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政协营口市委员会


保护与利用并举 推动辽宁绒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12-12  阅读次数:4333 次

民盟营口市委员会


我市绒山羊养殖量居全省首位,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缓慢、产业化程度低等方面。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政府对行业的组织引导


要组织成立辽宁绒山羊行业协会。制定交易细则和价格标准,保证养殖户最大利益。行业协会牵头,在榜式堡镇绒山羊核心养殖区或交易区建造电商合作基地。要组织成立辽宁绒山羊管理中心,建立集中交易市场。规范交易、核发准入资格,实行统一收费,鼓励采用明码标价或拍卖方式,逐渐淘汰原始交易方式。要制定适合我市辽宁绒山羊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激励奖励政策,加大对技术服务体系工作经费投入。逐步完善良种繁育政策扶持体系,确保绒山羊养殖的良种化率和养殖规模。


二、加强优秀种源特色保护,强化优质绒山羊推广


加强与辽宁省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中心、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技术合作交流,建立辽宁绒山羊良种繁育基地,加强优秀种源特色保护。持续推广优秀原种辽宁绒山羊,以确保辽宁绒山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绒山羊四级技术推广网格化体系建设


发展市县乡村四级体系网格,达到村村有3-5名畜牧技术人员,乡乡有3-5名农民畜牧技师,在全市培养一批科技兴牧的技术骨干。


四、合理布局,延长绒山羊产业链


一是肉用方面。建设肉羊屠宰加工厂,保证养殖户肉羊生产效益,实施品牌建设。二是羊绒毛方面。加强招商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引入毛纺企业,带动绒山羊养殖及优质绒毛就地加工,将绒山羊产业更多利润留在营口。三是打造区域性羊绒毛交易市场。建设布局合理、具有区域辐射性的羊绒毛交易市场,建立市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打造辽宁绒山羊“营口品牌”。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营口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