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护利用我市历史遗存 留住城市记忆的建议---建言献策-政协营口市委员会


关于保护利用我市历史遗存 留住城市记忆的建议

2021-06-30  阅读次数:6850 次

关于保护利用我市历史遗存

留住城市记忆的建议

 

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

 

营口地区历史悠久,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遍布全地区近百处的历史遗存,见证了营口的沧桑巨变,是众多文物遗存的典型代表和精华,彰显出我市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一、我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14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27处,市级62处,县(市)区级50处;博物馆、纪念馆6个。我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分为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类别,各类别文物遗迹都有其典型代表性。

营口开埠后,迅速发展成为港口城市,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式样各异的建筑物蔓延开来,从西到东,诞生了营口的近代建筑群,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区域:

第一个区域,现如今的“西大街”一带。这是营口的发

祥地。中国的商号、机关和居民居住,主要是集中在西部老爷阁东、西,西大庙以及大官塘、二官塘一带,在这里是清一色的中国人建造、中国人使用的建筑。第二个区域,集中在如今的辽河广场周围,是洋建筑集中的群落。1860年营口开港后,设置海关,各国开设领事馆,建银行、洋行,创办医院和教会,主要集中在原三义庙附近及其以东一带。第三个区域,1905年日本人占领营口,初设军政署统治营口,大批日本移民随即拥入营口。从此日本人开始在营口大力经营被称作“新市街”的区域,现园林里附近。在新市街陆续建起了水道电气株式会社、东亚烟草株式会社、营口建物组合(建筑公司)、同仁医院、营口座(剧场)、居留民团役所(办事处)、关东厅观测所、营口警务署等,还辟设了旭公园,成为日式建筑风格的建筑集中区。

我市积极探索和逐步建立了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物保护管理体制。一大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有效保护利用。特别是近期市文旅局推出的“老建筑可阅读”,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老建筑的“前世今生”,富有文化底蕴的建筑借此“活”了起来,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二、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营口市区老城区已经初步形成了沿辽河风景观光岸线、老街历史文化街区、辽河大桥、永远角自然湿地观光景观带、西炮台历史文化遗迹这样一个地理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文化深厚、自然风光独特的景观风光带。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闲置建筑。20世纪90年代,市区仍保存着数量可观的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建成的近代建筑。从西大庙向东到道岔子,辽河大街两侧分布着数以百千计的近代建筑。目前,除辽河老街近代建筑群外,市区现存近代建筑只有30座,已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21座,尚有7座处于闲置或废弃当中。例如,站前区园林里百年气象陈列馆周边日式建筑群中,东亚烟草株式会社营口制造所旧址等建筑。保护近代建筑,成了当务之急。

二是破坏式维修。辽河老街部分建筑被人为改造得面目全非,完全失去了老建筑的韵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营口电话局旧址,维修后完全改变了外观和格局,大大降低了老建筑蕴含的年代感,让完好的文物变得不伦不类。文物维修利用过程中,必须坚持“依法保护、专家把关、社会听证”的原则,防止过度粉刷、私拆乱改、人为破坏。更要杜绝拆旧建新。拆除老建筑,再建新建筑,既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又会割断城市的历史文脉。

三是历史韵味欠缺。营口是东北第一个对外通商口岸和商业、金融、医药、邮政和航运中心,被称为“关外小上海”和“东方贸易总汇”。直到今天,历史依然是我们对外宣传、招商引资的“吸睛”点。然而,经过“文革”十年浩劫和城市改造拆迁,我们已经很难在城市中找到能够佐证历史的实物遗迹。西炮台遗址是市区内唯一对外开放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传播历史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活动的重要使命。多年来,本着历史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西炮台先后修复兵营、护台河、营门、围墙、复制古炮等,但是历史古战场的氛围仍然不足。盖州古城与熊岳古城均是明清时期的城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且布局保存基本完整。两座古城内的街路、单体、四合院民居、城门、城墙、城楼等建筑物具有相似性。近几年来古城文化、古城旅游一直是旅游内容的热点。经调研,现有的盖州古城内除部分古建筑依然存在,历史文化产业几乎为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玄贞观位于古城内,1994年进行一次大型修复至今,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不高。古城墙已经保存不完整,更有甚者,城墙上现有民宅建筑,非常不利于仅存的围墙保护。盖州古城外护台河仅见旱沟,且杂物杂草堆积。保护利用这些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恢复古城文化,发展古城旅游产业,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迫在眉睫。

三、保护利用历史遗存的几点建议:

(一)保护市区老建筑,让老建筑“老有所值”

一是对辽河老街实行恢复式改造。辽河老街本名“老爷阁西大街”,西为西大庙,东为老爷阁。西大庙是闽浙商人来营的见证,老爷阁是城市商业文化的代表。应将老街向西拓展与西大庙融为一体,在老街东端重建老爷阁,既能恢复老街的原始风貌,又可以解决旅游体量不足的问题。

二是赋予老建筑新生命。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建筑保护利用工作,一批老建筑“活化”成了纪念馆或展览馆。如中国红十字发源地纪念馆(牛庄邮便局旧址,1906年建),营口百年气象展览馆(关东观测所营口分所旧址,1909年建)、王充闾文学馆(横滨正金银行营口支店旧址,1909年建)。目前,市区仍有多处近代历史建筑,如营口海口检疫医院旧址、牛庄俱乐部旧址、俄国领事馆旧址、三井洋行旧址等,可以通过依法保护、抢救维修、活化利用等手段进行保护传承,建成微型博物馆或展览馆,让广大群众走进去,了解营口历史文化,同时为老建筑注入新活力。

三是打造一条“新老街”。园林里东为公园路,西为东升路,全长515米。东端距人民公园一街之隔,周边有金地、百业、东升、深港、东圣、中亚、苏宁、建筑装饰材料城、大润发超市等10余处大型商业场所,以及营口火车站等大型公共服务机构,是市区东部人员最密集的区域之一。营口老港码头、老营口火车站、满铁医院旧址、牛庄居留民团役所旧址也在周边区域,结合辽河文化产业带开发建设,可以引进社会力量和商业资本,开发打造一条“新老街”,让闲置的老建筑成为城市的新地标,与西大街形成完整的文化旅游链条,构建东西辉映、两翼齐飞的格局,推动“两核、两带”建设,努力把辽河沿岸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同时复建一批老建筑,如末代皇帝溥仪曾下榻的清林馆旧址、寻常小学校旧址(原212医院)、军政署旧址、宪兵队旧址以及大车店、老字号等建筑,充实历史文化内涵,与百年气象陈列馆连成一片,展示和弘扬营口人民反击日寇侵略的不屈历史,既可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又能极大提升周边区域的文化氛围。

(二)打造综合休闲体验区,突出文化、生态、军事特色

渡口以西至西炮台遗址,河海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合理规划并进行保护与建设,即可成为贯通的河海观光休闲带。

一是建设营口海防军事主题公园。鉴于西炮台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对建设控制地带有着严格的规定,且考虑到渤海大街东向西的视觉直观性,故应选择在西炮台遗址区与北接永远角之间的地块进行建设。园中,依托西炮台遗址历史文化,扩大西炮台遗址的旅游参观辐射力,建设国际炮台文化博物馆,建筑体要严格按照西炮台遗址保护和建设控制地带规划建设的相关要求,风格与清代建筑及西炮台古战场气氛相呼应,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历史遗存。建设军事互动游艺园区,包括西炮台遗址游客中心、清代战场作战游戏体验、营口特色美食品尝、购物等。借助历史文化资源、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开发独具创新的项目,达到留住游客、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

二是建设“永远角”观望塔。永远角位于西炮台湿地以北,北临大辽河,西濒渤海辽东湾,是大辽河入海口的位置,由于三面靠河临海,永远角是典型的湿地,是营口市为数不多的原始地貌湿地。建议修筑人行栈道、观光塔等望建筑设施,使之成为辽河沿岸文化产业带的一个标志性建筑。考虑保护自然湿地环境原则,湿地保护区内不可进行建设,要与“永远角”保持一定距离。

三是建设辽河文化博物馆。围绕辽河沿岸“十里河岸、十里码头”的军事、建筑、商业、艺术、交通、特产、传说及发展等,可以延伸至营口地区的历史文化内容,集情景化、互动化、体验化为一体,丰富人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受,更重要的是弘扬辽河的传统文化,加大宣传力度,让辽河、辽河口成为不变的事实。

    (三)恢复盖州古城和熊岳古城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盖州古城与熊岳古城皆为古城遗址,2014年同时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座古城遗址具有相似之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等,极具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一是复原古城原貌。盖州古城和熊岳古城内都是以一条南北街路为主轴线的布局方式,街路两侧分布着众多商号,至今还保留着多处古建筑。有的建筑经过维修改变了门脸,有的建筑被改建或变作住宅使用,但基本都保留了始建时的建筑风貌和格局,应在保护文物的基础上,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处理好文旅融合的关系。保留连接南、北城门的“街路”历史风貌,绝不能大拆乱建。利用街两边的四合院建筑,融入文化艺术,集“吃住行游购娱”各旅游要素为一体,提供高质量、有品牌、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人性化、亲情化的需求。

    二是加强古城墙的修复及管理。古城是历史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古城墙即是古城的象征,也是古城的“脸面”。应当充分发挥古城遗址及古城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恢复原有古代城墙等人文景观,打造特色文旅品牌。恢复建设熊岳古城原有的古代城墙、道林寺、城隍庙、海岳楼、将军楼、驿站、都统衙门、钟鼓楼等人文景观和古迹遗址。对于盖州古城墙尚遗存部分要加倍保护,城的东南部没有城墙遗存处,在原城墙的基础上复原百余米古城墙及城墙上的魁星楼,再现盖州古城之雄伟和盖平城清朝的科举文化标志性建筑。

    三是完善盖州沈延毅纪念馆。沈延毅是当代著名书法家、诗人、爱国人士,是国内屈指可数的书法大家之一。盖州城堪称“人文荟萃、墨香书气”,沈延毅先生起到重要作用。现有的沈延毅纪念馆于2003年对外开放,2012年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列环境陈旧,设施简陋,又由于周边建设新楼盘,地面增高,导致老建筑相对下沉,院内低于院外近半米,雨季排水不畅、遭水淹问题非常严重,已经成为“天井”,目前墙体已经疏松墙面发霉,给建筑、陈列品、旅游参观等带来危害及阻碍。建议原址维修,对排水线路重新修建、改建。

    四是创新文旅融合体制机制。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在保护好历史文物的同时,合理规划古城周围旅游线路,在更好地处理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关系的同时,充分利用盖州、熊岳丰富的文物文化资源优势,引进市场运作方式,开发好文物文化旅游资源。通过政企分开、事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兼并重组等方式,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做大做强旅游企业,以各种形式参与文物保护和利用,从而逐渐将本地的文化特色、文化产业,如图书馆、博物馆、寺庙、博物馆、公共服务设施等向游客开放,让古城文物旅游文化资源共享,形成常态化,最终实现文化遗产价值的回馈社会,开辟出文旅融合发展的广阔未来。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营口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