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历史上的今天(9月)---文史资料-政协营口市委员会


营口历史上的今天(9月)

2020-04-30 10:06:13  阅读次数:23124 次

91

 

       1906  日本“营口军政署”应允盛京将军请求,停止本港输出大豆、豆饼厘金税。

       同日  日本人在南满铁路沿线开设盖平电话局和熊岳城电报电话局。

       1913  羊城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营口设立代理处,经营水火保险业务。代理人陈启星。

       1916  日资东亚烟草株式会社400余名工人,为要求增加工资举行罢工。罢工23天,是东北烟草工人最早的一次罢工。

       1924  朱佩兰任营口税捐征收局局长。

       1925  满铁附属地当局实施《下水道规则》。

       同日  盖平县立女子师范讲习科成立,地址在文庙前胡同。校长沈襄卿,学生一级。19267月在老鸡鸭市街建成新校舍,8月迁入。19331126日迁入原奉天省立第三师范旧址。

       1930  40余名绑匪潜入甡甡火柴公司绑走经理王子仁及其子王瀚停、书记王子祥3人。

       1933  日本将设在旧市街的电信办理所和中国的电信局合并,成立营口旧市街电报电话局。至此,伪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接管营口所有的电报、电话事业。

    同日  盖平报房与日本人办的盖平邮便局电报部分合并后成立伪盖平电报局,隶属伪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同日  伪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成立,电信、电话业务从邮便局分出,成立大石桥电报电话局。

       1934  伪营口县治安维持会成立。县长任委员长,地方治安机关长为顾问,农、商务会长为委员,掌握与指导县内有关维持社会治安的具体事宜,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1967  营口铁路客货运输和城区运输恢复。商店陆续恢复营业。营口市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发出公告,凡被造反派占据的车站、码头、仓库、货物、厂房内物资等,任何群众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乘机抢劫和侵占。

       1982  小学五年制改为六年制。营口市教育局转发《全日制小学六年制教学计划》。

       1986  130日,营口市博物馆对金牛山山洞穴遗址进行试掘,获得一批哺乳动物化石和旧石器。

       1992  营口市植物园正式开放,前身是1954年建的苗圃,总面积9公顷,园内有亭榭、荷塘、假山,构成山水一色。植物园引进植物品种118种,乔木74种、灌木39种、藤本5种。

 

92

 

       1907  “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奏,奉省设立文报局,原设驿站概行裁撤,以节经费。”清廷批准。至此,驿站和递铺全部被撤销。

       1945  日本政府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1969  盖县大部分地区遭受9级大风和暴雨袭击,共有32万亩高梁、12万亩玉米、12万亩谷子受灾,使全县粮谷减产一半以上,苹果落地3000吨。

       1983  营口市输送的运动员姚景远,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全运会675公斤级举重决赛中,打破抓举、挺举和总成绩3项亚洲记录,囊括该级别3枚金牌。

       1985  以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国家经委顾问李瑞山为团长的中央慰问团到营口,向全市人民表示慰问。在听取市领导汇报后,到营口县、盖县查看灾情,慰问抗洪救灾的群众。

       1992  辽宁省第六届运动会在营口隆重开幕。来自全省14个市的体育代表团和22个行业体协代表团的运动员参加了六运会。在开幕式上,表演了由营口自编、自导、自排、自演的6000多人组成的大型团体操《情满滨城》。出席开幕式的领导有:省委书记全树仁,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石宝源,中顾委委员戴苏理,省委常委、辽宁省军区政委马盛林,81043部队政委谭乃达,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继中,省政协副主席高擎洲,市委书记郭军、代市长朱雅轩等。在省六运会上,营口市代表团派出273名运动员,参加了15个项目的比赛,共夺得金牌53枚,银牌42枚,铜牌47枚,团体总分1682分,金牌总数、团体总分、道德风尚均列全省第三名。

93

 

       1937  营口县太平山村有4名抗日民众,1人手持手枪,另3人手持木棒,将盐会会长翟秀峰及其弟翟秀山绑架到附近高粱地里。3天后,因为饥饿难忍,3名抗日民众出外寻找食物,只留下1人看守翟氏兄弟。翟氏兄弟趁机挣脱绳索逃跑,并向大石桥警方报警。待3名抗日民众寻找食物回来时,遭到埋伏在周围的军警枪击。其中1人当场牺牲,其余均被抓捕。

       1948  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准备歼击沈阳经营口撤退之敌致林彪、罗荣桓、谭政电》指出,国民党已制订在营口登陆的作战计划,在这次作战中将有防御部队参加,并由招商局的船只保证军队的运输。国民党军队登陆后,拟向沈阳西北方向冲击。假使不能在营口立足,那么最低限度必须保证部队从沈阳地区撤退的走廊等。注意国民党似有将长、沈军队从营口撤退之准备。

       1957  经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撤销中共第五区委员会、区政府,成立中共郊区委员会、区政府。

       1981  营口市蔬菜公司新华副食总店熟食加工点,违反食品卫生管理条例,加工的696公斤骡马肉变质,致使265人中毒。市政府通报批评并处以罚款。

 

94

 

       1878  津海关又寄给山海(新)关大龙邮票三分银邮票100全张2500枚、一分银邮票50全张1250枚。山海(新)关陆续收到,对外发售。

       1909  亚东报馆在营口成立,出版《亚东报》,亦称《亚东白话报》。馆主郭俊臣,主笔许绍裘。(1911627日停刊。)

       1929  营田汽车公司成立。该公司经营营口至田庄台的客运业务。

       1932  辽南抗日义勇军活动于营口、大石桥一带,不断袭击日军。4日,义勇军袭击牛家屯。7日,义勇军一部袭击大石桥警察署。9日,辽南义勇军顾冠军率160人从汤池出发,夜袭大石桥南满铁路守备队兵营,打死伍长堀内。

       1945  国民党营口县党部派人到大石桥建立区党部。

       1986  1510分,盖县芦屯镇北李屯小学学生喻兴东(二年级,男,11岁)、李祥飞(三年级,男,11岁)、徐振(五年级,男,12岁)在放学回家横越铁路时被火车撞死。

       1990  第十一届亚运会“亚洲之光”火炬传至营口市。副市长韩宝桐主持火炬传递仪式。市委书记许仕廉将火炬传给各县区,市长赵新良讲话,市委副书记丁晓东鸣枪发令。全市近20万人走上街头迎接亚运圣火。

       1991  市委、市政府召开修复西炮台和赞助活动动员大会。副市长韩宝桐、市委副书记朱殿武先后在会上强调,要把修复西炮台的义务劳动作为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振奋全市人民精神的一个实际步骤。通过这一活动,增强党员干部的劳动观念,加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

       营口市政府召开大会向全市人民发出了“爱我营口,修我炮台”的号召。营口人民响应号召,慷慨解囊,捐款赞助,共集资30余万元。工程完工后并在西炮台内修建一卷棚式青瓦顶木架流芳亭,碑亭南北阔五间,长11.5米,进深一间,宽4.4米,高3.9米。亭内设亚腰形花岗岩石碑座,汉白玉碑身镶嵌其上,四周建回廊,饰红色亭柱和彩绘飞檐。捐款者姓名列于其上,以做永久纪念。

       1994  11时至1830分,营口市境内普降中到大雨。平均降雨量为60毫米;最高为大石桥市旗口、沟沿镇,降雨量达106毫米。1530分至35分,阵风78级,市区11级。对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15时~16时,盖州市团山镇海域遭受狂风暴雨袭击,局部海面发生海啸,巨浪高达8米左右,海潮涨势汹涌,超出正常最高潮位2米以上。拦海主坝遭受严重破坏,被淹水田1000余亩,有86只渔船被冲到岸上,受损渔船108只。

      

95

 

       1905  日俄签订《朴茨茅斯条约》。其中规定,将长春至旅大间的铁路和一切支线及其附属的一切权力、财产与煤矿等,均无条件地让与日本。

       1929  营口税捐征收局根据《辽宁省征收卷烟统税暂行章程》从即日起开征卷烟统税。

    1933  东北义勇军(“西海”领导的队伍)60余人在营口县古树子村与该村日伪自警团、公安队发生战斗,后义勇军撤出古树子村。

       1947  驻营口国民党暂编五十八师三团李其文等7名士兵,对国民党统治不满,携带九九式轻机枪一挺,九九式步枪5支,子弹1100余发,手榴弹12枚,经5个昼夜,投奔庄河县政府。庄河县政府召开茶话会,对投诚士兵表示欢迎。

       1964  西市区河北民办中学成立(在河北街道办事处境内),教师2人,学生39人,结束了河北小街没有中学的历史。

       1966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组织外地革命师生来北京参观革命运动的通知》后,营口市各中学也迅速卷入大串连的浪潮。

    同日  市总工会发出《关于改变工会主席名称问题的通知》,建议各人民团体的负责人凡称“主席”的,一律改称“主任”(因忌讳“主席”与毛主席的“主席”同音同字),直到19794月,才恢复主席名称。

       1988  20时许,盖县熊岳镇丽华村村民沈贵斌违章生产摔炮发生爆炸,3间捣制房全部炸毁,沈贵斌被炸死,其妻子、儿子、女儿、侄女等7人被炸伤。

96

 

       1915  营口税捐局局长陈璋调省,由崔焕之接任。

       1919  日商经营的东亚烟草株式会社500名工人,要求增加工资,举行同盟罢工。

       1922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佛教盂兰盆会。历年届期扎彩船制河灯,沿河燃放,认为溺死者可藉灯光超渡。是日,有关方面扎龙头舟,舟中供地藏王菩萨,晚间在海关码头焚化,并流放河灯若干,顺流燃放,男女往观者人山人海。

       1959  中国第一架电子琴(又名四组复音电子琴)在营口东北乐器厂试制成功。它通过电键对滤波的控制,可发出大提琴、小提琴、双簧管、单簧管、单弦、手风琴、巴松管等16种乐器的音色,音质优美,是乐器工业中的一项新成就。

       同日  营口市青少年业余体育运动学校成立。业余体校利用业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训练,提高运动技能,适应体育运动的发展。业余体校开设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体操6个班,校址在市第二少年之家。

 

97

 

       1916  营口旅馆组合会成立,该会以保护旅客、除积弊、维持营业信用为宗旨。

       1926  防疫处化验证明,埠内32处坑塘饮用水有病菌,是霍乱病又一传染源。特设立标牌,派人看守,严禁埠民取用。

       1931  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到大石桥、海城、鞍山、辽阳、公主岭、长春等地检阅关东军,声言要做好应变准备工作。

    1932  抗日义勇军一部,在“满铁”大石桥附近颠覆日本军用列车一列,并袭击大石桥日军驻地。同日抗日义勇军北霸天部潜入营口,在赛马场绑架亚细亚火油公司职员英人考库兰和保蕾(女)。以大批军火作为释放人质的条件。在约一个月时间里,日伪当局3次派人谈判,由于日伪当局未能满足义勇军的条件,英国政府出面干涉。920日,8艘英国军舰(34800吨远洋舰,5艘万吨战舰)停泊于营口港西海口外。921日,日伪当局交付大量物资后,人质被释放回营口。

    同日  抗日义勇军一部袭击大石桥警察署;另一部向营口火车站发起攻击。火车站电线被割断,列车停运。

       1951  市政府发布《关于成立区公所及公布区长名单》通告:第一区公所管辖车站、益民两个公安派出所之区域;第二区公所管辖八田地、胜利、水塔3个公安派出所之区域;第三区公所管辖繁荣、厚生、西市场3个公安派出所之区域;第四区公所管辖民生、得胜两个公安派出所之区域;原第一区公所改为第五区公所;原河北区域成立街公所,亦直属市政府。

       1985  营口教育学院副院长曲啸应邀参加首都庆祝中国第一个教师节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

       1991  全市修复西炮台义务劳动正式开始。市民、机关干部、学生、军人及个体劳动者纷纷来到工地,几位鹤发童颜的黄埔同学会成员也来参加。

 

98

 

       1855  扩盖平县学额一名。

    1921  盖平明兴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有股东91人,合计400股,每股200元,共集资8万元。高俊馨任经理,周连昌任副经理。次年826日动工兴建电灯厂(原址在今盖州红旗商场处)。192328日竣工,22218时许合闸送电。

    1926  山海关税务司红松雄二离任,来安仕(F.W.LYONS英籍)任税务司。

       1928  《盛京时报》报道,从大连到营口的共产党员陈呆然,经常在大石桥一带活动,后被警察跟踪,在营口被捕。

       1930  中共满洲省委给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组织北宁路反军阀战争的政治罢工》信,提出:马上组织北宁路反军阀战争的政治斗争,必须要有武装斗争的准备,应配合沿线的地方暴动与士兵暴动。营口特支书记欧阳强认为在当时的东北不应马上组织工人武装起义,应当进行保护工人利益的斗争,教育工人,发展组织,积蓄力量。

       1932  抗日义勇军1500人,分三路袭击大石桥,翌日占领蟠龙山制高点。

       1958  营口海水化学工业专科学校成立,由营口盐场领导。翌年合并于营口工学院。

 

99

 

       1932  抗日义勇军顾冠军部150余人,从汤池出发,夜袭大石桥南满铁路守备队兵营,激战一小时,互有伤亡。日军伍长(班长)掘内被击毙。后因义勇军领导人“小五龙”负伤而撤出战斗。

       1957  中共辽宁省委批复,同意营口市成立3个中共城区委员会,原中共郊区委员会不变。122日,省人委批准,营口市划分为站前区、升平区(19585月改为新华区)、西市区。

    1976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病逝的噩耗传来,营口市城乡从市委机关到革委会各部门干部,厂矿企业工人,公社生产队农民,学校学生,部队战士无不驻足致哀。

       1992  全国特级战斗英雄郅顺义少将到营口看望长征小学全体师生。

      

910

 

       1928  裴焕辰任营口县知事。

    1930  民生医院开业,院长王化南。地址在老爷阁西(今辽河老街)。

    同日  盖平县女子初级中学成立,地址在县城内束鹿胡同。

       1932  王思灏任营口总商会会长。

       1945  冀热辽十六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部背靠热河,以朝阳、阜新、建平、凌源为后方,迅速发展浑河、营口以西沿海各县及锦州十三县和黑山、彰武、康平、西丰、东丰等地区武装力量。

       1983  营口楞严寺公园动工兴建(1986年建成开园)。

       1985  全国第一个教师节。市委、市政府隆重举行庆祝教师节大会,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营口军分区、驻军领导和人民团体、民主党派、知名人士及全市各类学校教师、各系统、各单位领导千余人参加了会议。副市长马惠生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王充闾宣布市委、市政府授予曲啸等285名教师“优秀园丁”称号。

 

911

 

       1932  抗日义勇军拆毁老边附近铁路一段。

       1947  国民党清剿队队长卢世绵率部闯入接官区头道沟门村工作队员住处。开枪打死区工作队事务长王希珍和值勤民兵队长吕庆余。为纪念两位烈士,当地党和政府于1951年将接官区头道沟门村命名为吕王村(1956年建乡时成立了吕王乡)。

       同日  中共营口县委为培养和吸收新干部,在辉庄屯创办营口县知识分子学习班(后改为营口县工教人员培训班),县长马成德兼任培训班校长,卜昭敏等任教职员。学员达100多人。

       1986  盖县陈屯、杨运乡、营口县建一乡有25个村降冰雹,陈屯、二道河等12个村受灾严重。二道河村降冰雹19分钟,平地积冰雹两寸厚,有的如鸡蛋大,果树、大田、蔬菜、柞蚕等经济作物损失达960万元。

       1989  8时,营口县官屯乡石粉厂滑石矿工人开采矿石时,因井下一氧化碳浓度超标,致使6名工人中毒死亡。事故发生后,省、市领导专程前往矿区慰问,并要求全市矿山企业引以为戒,实行安全生产,对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负责。事后,事故直接责任者被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912

 

       1931  1214日,营口渔业商船保护局为启发渔民知识,特购关于养殖、制造、水产知识等6种影片,在三江会馆演映,以后又派员赴各渔村巡回放映。

       1933  自春季以来,陆续流行伤寒病、癍疹伤寒和鼠疫,并蔓延到奉(天)、吉(林)、黑(龙江)、热(河)四省。为了加强防治工作,营口县临时防疫事务所成立,1221日撤销。

       1945  夏仲民(原伪军驻营口第一工兵营材料连连长)、张德余(伪工兵少尉)想组建队伍,去沈阳观察情况。14日,夏、张到驻小河沿的冀热辽十六军分区司令部,见到副政委唐凯。他们向唐凯反映国民党在营口活动的情况,表示想在营口组建队伍的意图。唐凯留他们在军分区学习三天,并交给每人一个八路军袖标,让他们回营口把队伍组织起来,为八路军扩军。

       1948  东北人民解放军发起辽沈战役。

       1951  全市“三反”运动开始,历时13个月全部结束。

       1955  根据国务院关于《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和省下达的控制指标,经过逐户、逐单位核实,完成了城镇居民口粮定量工作。重体力劳动者6041市斤,轻体力劳动者3832市斤,机关、企业工作人员与其他脑力劳动者31市斤,中学生35市斤,居民(含10岁以上儿童)27.5市斤 (以后又调整多次)。

       1956  市汽车客运队改为营口公共汽车公司。

       1980  营口化学纤维厂成立。该厂是1976年在原市人造丝试验厂基础上经过4年半扩建而成。设有纺丝、弹力丝、热电、动力4个分厂和产品车间。主要生产设备是大型锦纶66连续聚合纺丝装置。

      

913

 

       1921  营口孔庙举行秋季祀孔。早5时,主祭官何厚琦道尹、陪祭官县知事陈文学和分献典仪(祀孔活动中的一种司仪人员)等40余人参加祭奠。

       1932  日满“合资”水产股份公司设立,于大连、沈阳、长春、营口、安东分设营业所。

       1958  中共营郊人民公社委员会和营郊人民公社成立,隶属中共营口市委、市人委领导,政社合一,区长改称社长。

       1971  林彪、叶群、林立果在反革命政变阴谋败露后,仓皇叛国外逃,摔死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自10月末起,根据中央指示,营口地区分期分批向党员和广大群众传达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市委在党内逐级传达“九·一三”事件(林彪叛逃事件)。

      

914

 

       1910  河北居民因要求减警捐而罢市。

    1931  新市街商店、码头与铁路的日本员工约150人到日本“帝国在乡军人会营口分会”报到,领取枪支弹药。16日“在乡军人”换军装、戴军衔到牛家屯日军守备队集中,编成警备团进行训练。

       1932  伪财政部改东三省盐运使公署为营口盐务署。

       1943  盖平青年于家麟、王锡澄等10余人在王克范任教的永安屯小学举办“仲秋赏月”活动。目的是筹集资金开办秋灯书店(取自鲁迅《秋夜》之灯给人指示道路)。不久书店在盖平城里南大街开业,公开出售日伪当局许可的书籍,后屋则是读书会成员传阅进步作品之所,向进步学生租借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郭沫若的《女神》、巴金的《灭亡》、高尔基的《母亲》等进步书籍,还有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等书刊杂志,宣传爱国思想。书店的开办,推动了盖平县青年学生读进步书的活动。

       1948  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关于防沈阳之敌进占营口》致辽南军区等电:“(一)为防沈阳之敌进占营口,然后由营口上船向葫芦岛增援,我十一师留一个团在营口,准备控制营口西北河岸与敌隔河对峙,在沈敌未南进前,如发现敌在营口登陆,则应控制营口。(二)我辽南军区首长应即进至营口、海城、牛庄一带,防止沈阳敌人南下和防海上敌人在营口登陆,船只靠在河西南处,防沈阳敌人利用和准备供我军利用。(三)我五纵暂应现地待命,如敌向鞍山、海城、营口前进时,则五纵应准备能使用于营口辽沈之线作战。如无此种动向,则仍准备使用于开原方面”。

       1981  营口籍运动员张艳玲在代表辽宁省参加的全国田径冠军赛中,以5027分的成绩获女子7项全能冠军,是省队获女子冠军的唯一队员。市体育中学的李红艳在代表辽宁省参加的全国业余体操比赛中,获少年女子单项平衡木冠军。

 

915

 

    1894  民族英雄左宝贵于保卫平壤的战役中战死。左宝贵(18371894)字冠廷,回族,山东费县人。驻防奉天近二十年。18841889年驻防营口。在营口筹办海防、督修炮台、修清真寺、兴办义学、抵御天花、挖塘蓄水,深受营口民众爱戴。

    1905  为了疏浚辽河,盛京将军赵尔巽奏请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在营口建立浚河公司。

       1916  日商朝鲜银行在三义庙街(今站前区中兴里)设营口支行,行长今井八十次,1936年末并入伪满兴业银行。

    同日  日本在二本町设立派出所。

    1922  奉省警察厅令,禁止贬值使用奉票。

    1928  杨际青创办《文画日报》,宗旨:“研究文艺,维持风化”“不涉及政治党派”。内容有埠内新闻、社会新闻、文苑论说,小说杂谈等,日刊44版,每期发行750份。社址在双庙子街(今双庙里)11号。

    1932  日伪当局设置山海关分关,隶属伪营口税关管辖。

       1934  伪满洲帝国协和会营口县协和会本部成立。松本贠男(日本人)为营口县本部长(12月由县长王德春继任),副本部长由地方事务所所长高野忠雄(日本人)担任。

       1945  中共中央决定在沈阳成立以彭真、陈云、程子华、伍修权、林枫为委员,彭真任书记的中共中央东北局。

       1957  民办新华中学举行开学典礼。不久改为辽宁省营口市第五初级中学(今营口市实验中学)。

       1958  营口工学院成立并开学。该院设机器制造工艺、机械设备、无机物工艺和有机合成4个专业,附设机械和化工2个中等专业学校。

       1985  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办处官员布朗和史蒂文·布雷,到营口县考察该署向中国部分农村供水提供援助项目的执行情况。

       1987  由辽宁省、营口市联合调查组编辑的《营口方式》一书,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1988  营口市长途旅游公司开办营口直达北京的汽车长途客运业务。

 

916

 

       1920  苏毓芳任山海关监督,到任就职。

       1923  营口地区连日阴雨,海潮猛涨,山洪暴发,部分地区一片汪洋。其中最严重的有大高坎、鲍家堡、马家坨子等乡,平地水深七八尺。倒塌房屋2400间,淹没庄稼461107亩,受灾之重数十年罕见。

    同日  营口县埠内举行体育联合会(即运动会)。

    同日  奉天无线电台在故宫装设。不久即与长春、哈尔滨、营口、齐齐哈尔传递官电。后改称东北无线电台。

       1924  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奉军为加强营口海防,重整旧炮台,由奉天运来巨炮两尊,炮长1.5丈。

       1940  农历八月十五,盖平爱国青年于家麟、王锡澄等10余人在王克范任教的永安屯小学举办“仲秋赏月”活动,筹集经费开办秋灯书店。

       1946  荆有英任营口地方税捐征收局局长。

    1951  辽东省总工会决定,选派营口纺织厂工人孙素珍为辽东省工业劳动模范代表,进京参加国庆观礼。孙素珍于9月中旬接到毛泽东主席发来的请柬后前往北京。在京期间,孙素珍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1963  辽河立式钢筋混凝土板桩护岸工程动工。在天津打桩队的支援下,历时3年建成,长达3000余米。

       1966  鞍山中学“横空出世兵团”,以破“四旧”为名闯入营口楞严禅寺,扒了钟鼓楼的楼顶,烧毁檀香木雕佛像,砸坏泥塑、铜铸佛像。藏经楼所藏乾隆三年刻版、国内仅有两部中的一部《龙藏》720函、7200余卷,连同其它大乘经典计1万卷以及唐代在斯里兰卡临摹的绫质佛像等珍贵经卷、文物全部被烧,僧人被游街示众。

       1984  金牛山第五次发掘开始。参加这次发掘的单位有北京大学、辽宁省博物馆、营口市博物馆和营口县文物管理所。全面负责是北大教授吕遵谔。这次发掘是配合北京大学考古教学而举办的,发掘地点主要在A点,927日下午227分发现人的髋骨等多件,人的头骨化石在1984102日上午950分发现。

 

917

 

    1919  辽沈道尹史纪常同各商号人员举行会议,决定解散炉银公社,组织营口过炉银维持会。会长潘达球,副会长李翰三。维持会拟定二章二十条款的章程。规定各银炉必须备足资本金10万两炉银和动产或不动产的保证金50万两炉银。新开办银炉必须有20万两炉银资本金、保证金100万两。各银炉不得兼营他业。各银炉开出的“过炉银”支票必须是三联,一联为支票,由商人用以购货;二联送维持会存查;三联作为银炉存根。归卯后三日内,各银炉列出对照表送维持会审查。违章者重罚。

    1931  铁路总工会满洲办事处主任李运昌经营口乘船到天津向铁路总工会汇报工作。

       1947  中国货轮“祥福号”自上海来营口装运商人王某面粉2175袋,杜某面粉1068袋,未向海关申报被营口关查获,按走私处船长和货主罚款东北流通券1167万元。

       1975  国家地震局在营口饭店召开营口-海城地震总结会。

       1976  为悼念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逝世,全市各界共设灵堂567处。11日以来吊唁人数167万多人,到市委中心灵堂吊唁的近5万人。

      

918

 

       1915  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党员王庭惠(王作民,营口县东北乡薛家房人,时年25岁)、陈爽(陈俊庭,埠内人,时年25岁)因从事反对袁世凯出卖国家的斗争被营口警察厅逮捕。经奉天巡阅使公署以“乱党罪”分别判处极刑和监禁15年。

       1931  夜间,日军在沈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当晚,营口日本警备团荷枪实弹地守卫在“新市街”周围。深夜,日本宪兵上等兵富泽正太郎秘密到练军营侦察。日本警察署会说汉语的特务柴前太三等4人到各官署进行侦察,为日军占领营口做准备。

    同日  24时,日军大石桥守备队占领大石桥全境。

       1945  彭真、陈云等到达沈阳,21日宣布东北局正式成立。夏仲民、张德余回到营口后,开始为八路军扩充武装力量。将原维持会的通惠区自卫团孙宝璋中队的人换上了八路军的臂章,绥定区张秋农的自卫团中队也被改编为八路军。并准备搭成三个营即一个团的架子。唐凯任命夏仲民为团长,张德余为参谋长。

       同日  冀热辽十六军分区第七十二团团长夏仲民、参谋长张德余在汤池、黄土岭一带扩兵。

       1948  中共辽宁省委于是日、辽宁省政府于26日分别通知,将中共辽南新五地委、五专署改名为中共辽宁省委第二地委、二专署。原领导成员不变,驻地仍为营口市。中共营口市委、市政府,中共营口县委、县政府隶属二地委、二专署领导。

       1949  根据东北公安处的通令,营口市发放居民证工作正式开始。居民证分两种,一种是蓝色的,发给一般市民,一种是白色的,发给有严重问题的人。

       1976  市两委召开追悼毛泽东主席大会。市委书记、市革委会主任沈穆致悼词。同时,各县、区也分别举行追悼大会。

       1986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组到营口市九龙园餐厅拍摄《九龙宴》纪录片。该片介绍特级厨师马骏驰创作“九龙宴”的全过程。此片在全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放映,引起较大反响。

       1987  沈大高速公路营大立交桥主桥基本竣工。主桥全长134米,宽26米,是沈大高速公路规模最大的一座互通式立交桥。

       1989  全市交通系统的三项重点工程——庄(河)林(西)路绕行线、熊岳河大桥、熊岳客运站同时竣工交付使用。

       1995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到营口视察。随同邹家华到营口视察的有:国家计委副主任叶青、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徐鹏航、机械部副部长包叙定、冶金部副部长吴溪淳、国家开发银行总稽核徐荣初、中石化副总经理李毅中、中石化规划院院长苏亿民,中共辽宁省委书记顾金池,省委副书记、省长闻世震,副省长郭廷标等。市委书记曹福佩,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洪彦,市委副书记许卫国,市委常委、副市长凌秉志,副市长孟繁忠等陪同视察。邹家华视察了营口港鲅鱼圈港区、华能营口电厂。

 

919

 

    1859  没沟营发生里氏5级地震,震倒民房3间,死5人,伤1人,波及盖平、复州。

    1873  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命令山海(新)关税务司满三德再召用20名武装人员,组成50名“海关警察”,以应付“土匪”。

    1890  山海关钤子手马丁逊在英籍货轮“工桑轮”上查获走私进口步枪20支,予以没收。

       1931  凌晨2时左右,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发出关于部队迅速向沈阳集中,进攻沈阳,占领营口、安东的8项命令。520分,日军驻大石桥守备队队长岩田文卫中佐,率3个中队共350人,乘571次列车到达营口火车站。将守备队与营口的日本军、警、“在乡军人”组织起来,分头占领营口各主要地点。其中:一路直驶练军营,将200多名官兵包围缴械;一路日军乘日轮“妙法丸”“铁岛丸”驶向辽河北岸后,攻占河北火车站;一路日军分头占领市(县)政府、公安局、保安队、渔业局、银行等处。上午11时,日军占领营口全城。

    上午,日军10余人武装窜入盖平县城,突袭县公安局,将警察全部缴械,并打电话威逼县长辛广瑞不得抵抗,否则以武力征服。辛通知各部门接受管制,坐等民国政府批示。14时许,日本关东军之一部占领全城。21日,署名本庄繁的日本布告张贴于城门,宣告日军占领盖平县。

    日军驻大石桥守备队队长岩田文卫以“营口军政官”名义召集原营口各机关首脑,命令“各安职守”,“听候日军指挥”。令商埠公安局长白铭镇维持社会秩序。

    14时,日本海军芙蓉丸、朝颜丸两艘驱逐舰侵入营口港。

    在田庄台执行任务的300余名练军营官兵得知日军占领营口的消息后,迅速返回营口。15时,在牛家屯与日军遭遇,枪战至深夜。练军营官兵后奉命撤退至田庄台。集中于锦县,然后陆续调入山海关内。

    日军占领营口全城后,营沟线铁路员工开始分批撤往关内。撤退期间,魏家沟(大洼附近)车站水泵破损,欧阳强在抢修水泵时,遭日军飞机扫射,右臂中弹,后转送唐山铁路医院治疗。

数名日军冲入营口邮局,扣留邮件36袋,经交涉,翌日返还(已拆开检查)。

    1730分,西炮台一带枪声激烈,直至深夜。

       1945  中共中央决定派张闻天、高岗、李富春、林彪、罗荣桓赴东北工作,成立冀热辽中央局。卜昭敏返回营口,马洪权继续留在沈阳。

       1946  营口纺纱厂工人为反对国民党当局实行的12小时工作制、殴打工人代表和取消每月发16尺布的待遇,在中共地下党员王守荣带领下,罢工两天一夜后,厂方被迫把每月发16尺布的待遇并入工资内,殴打工人代表的守卫被开除,厂长王若愚被撤职。但12小时工作制没得到解决。

       1986  全国资源综合利用会议在营口市召开。国家经委副主任朱镕基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1991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胡绳在中顾委委员郭峰、辽宁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朱时良等陪同下,视察营口鲅鱼圈新港。胡绳听取了营口港务局局长黄恩元关于港口建设与发展的工作汇报,并题词“面向世界,前途无量”。

      

920

 

       1933  奉天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由盖平迁至海城县原同泽中学校址。同年11月,三师附属小学由盖平迁至海城玉皇山村。

    1945  马洪权通过东北局工作人员徐达(女,又名张建华),见到了彭真、陈云、伍修权和韩光等领导,汇报了营口地下党支部的有关情况和营口的政治形势。彭真责成韩光、李运昌、朱其文三人专门研究营口市工作,决定成立中共营口市工作委员会。卜昭敏任书记。行政上成立冀热辽区行署营口市行政特派员办事处。任命卜昭敏为特派员。

       1946  根据上级“区不离区,县不离县,力争在各县山区建立小区域根据地”的指示精神,中共营口县委、县政府领导人吴青光、马成德等带领机关干部、武工队和保安团坚持在营口县斗争,并指示各区干部在当地开展游击战。

       同日  中共营口县委在执行“区不离区、县不离县”的指示中损失不少干部,为保存革命力量,决定将县、区干部向安全地区转移。

       1950  32个国家的42名代表组成的世界民主青年联盟代表团访问盖平县国营熊岳农场。

       1957  市区中心辽河街的一家公私合营理发店开业。该店设男女两部,有电烫、水烫、火烫,可吹风、烤发。每天可接待150人。

       1984  中国第一条铁路——水路——公路集装箱联运线开通。这条联运线是由沈阳、鞍山、辽阳、营口、丹东、长春、哈尔滨等24个铁路车站起运到大连港,再经海运到上海港,然后用汽车运到上海火车站,至浙江宁波、杭州等地6个火车站。

 

921

 

       1902  奕劻、王文韶与俄驻华公使雷萨尔签订《中俄交收关外铁路条约》,俄国同意将山海关、营口、新民间铁路交还中国,但必须以允许俄国运兵为条件。“由北京至营口邮政寄信一事,俄国政府亦应按照各国由北京至山海关一路所得之利益一律享用。”

       1916  30余家染房工人2000余人,为要求增加工资举行大罢工。它是东北染业工人最早的一次罢工。

    1931  日本的朝鲜、正金、正隆三银行的营口支行恢复营业。

    同日  岩田文卫以“营口军政官”名义下令,各商号一律自22日起恢复营业。

          营口四周均有爱国民众自发地袭击营口日军。

       1932  抗日义勇军袭击营口三家子的亚细亚火油公司石油库。

    同日  《盛京时报》报道,辽南义勇军(“靠天”领导的队伍)攻占汤池后,在该村成立司令部。该队伍共有官兵2000余人。

    同日  《盛京时报》报道,在辽南义勇军绑架营口英国人质后,英人惧怕,轻易不敢外出。驻奉英国领事馆责备“满洲国”政府对英人在营口被掳应负责任,还列举英人在哈尔滨球场被袭等事件,希望日伪英三方和衷合作。

       1984  省政府同意成立营口市体育运动(中等专业)学校。同日,鲅鱼圈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正式成立区人大常委会和区人民政府。

 

922

 

       1879  税务司休士卸职离任,义理迩(H.M.HILLIER)就任代理税务司。

       1880  清政府派兵驰赴营口,并令前任副都统博崇武前往营口任管带,由曾国荃节制。

    1903  署税务司兼邮政司葛诺发转饬总邮政司通报“华属人等偷窃邮包”案例,指令所辖邮政人员不准发生类似情事。

       1911  吴鹗任营口直隶厅同知。

       1921  王宝亭、关宝卿为提倡国货,投资5000元,在永世街(今辽河大街四段)组建大丰糖果公司。

       1924  一艘英国潜水鱼雷舰入辽河口,午后三点钟开出营口。

       1928  中日实业协会召开成立大会,主席为郝相臣。协会的目的是“联络中日双方商人振兴实业”。

       1931  16时,民众自发的抗日队伍分别袭击西潮沟和三家子两地日军。

       1945  冀热辽十六军分区、四十七团副团长李成华等人奉命到大石桥。

       1967  营口“大联筹”“八·三一”群众组织赴京代表团,在首都达成《拥军爱民,制止武斗,恢复生产协议书》。

 

923

 

    1893  山海关代理税务司孟家美卸职离任,许妥玛(T.F.HUG HES英籍)就任税务司。

       1924  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张作霖委任的营口一带警备司令李梦庚,到营口组建司令部并就职。

    1928  山海关海务科在辽河口设置三座警灯浮标,便利进出口航船在河口及淤沙处夜间航行。

       1931  辽南义勇军张海天(绰号“老北风”,又名张贺年,辽宁省台安县人)、项国学(绰号“青山”,又名项忠义,)部500多名官兵,袭击日军占领的田庄台、营口发电所和立科水源地。

    同日  北宁铁路局呈铁道部代电称:“本路营口站人员已有站长等三人由海道来津。据称,日军占领时员工均被逐,……以枪向击,殴辱交加,极为横暴,……所有营口、田庄台员工眷属多集中盘山站,现已派车往接”。中共营口特支党员也随铁路员工撤往关内。营口县政府按日军指示发布布告,宣布照旧办理民政事宜,地方治安仍归公安局负责维持,所有商民等,应各安本业,勿得惊恐。

       1945  冀热辽十六军分区派李成华、古立川(陈春林)等人从沈阳带领一个排的武装,到达营口后,与夏仲民的武装合并组成冀热辽十六军分区七十二团。李成华任团长,高永久任政委,夏仲民任副团长,张德余任参谋长。团部设在瑞昌成大楼(今西市区渡口里67号)。   

    1948  熊岳农业学校成立,这是营口市第一所培养中等农业人才的学校。

       1966  在营口城区部分“造反派”组织煽动下,老爷阁被全部拆毁。此后,西大庙中的山门、钟鼓楼和观音阁也被拆毁,仅残存天后宫正殿。

       1987  营口戏曲学校举行毕业典礼,并成立营口市戏曲学校实验话剧团。国家文化部和辽宁省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了典礼。同日上午9时许,营口市民观看到罕见的日环食。

 

924

 

       1908  营口警务总局成立随局传习所,令警兵入所学习警事。

       1928  金振铎任驻营吉黑采运局局长。本月,营口县行政公署奉令将四乡的八个区并为七个区,共264个村。各区公所所在地:第一区在前唐旗堡,第二区在大石桥,第三区在牛家屯,第四区在大高坎,第五区在鲍家堡,第六区在马家坨子,第七区在田庄台。

       1931  抗日义勇军100余人在营口附近的田庄台与日本守备队展开激战。

       1946  国民党营口市参议会成立。参议员按界别选举产生,国民党党部4名、报社1名,商会3名、工会1名、医会2名、教育会3名、渔业1名、妇女1名、无业1名,共17名。国民党营口市政府内设参事室、秘书室(总务、文书、人事3股)、民政科(保甲、警保2股)、财政科(整理、会计2股)、教育科(学校教育,社会教育2股)、建设科(水道、工程、实业3股)、卫生科(保健、环卫2股)、社会科、地政科(地籍、登记2股)、会计室、户籍室、军法室等科室。市长1人、参事2人、主任秘书1人、科长7人、秘书3人、室主任3人、股长15人、科员、办事员和雇员129人,建设科有技佐和技术人员59人;此外有勤杂工43人。据国民党东北行营视察团调查,营口有公立小学20所,私立小学4所,水产、商科、市立中学、女子中学各1所,学生12673人。但校舍不少被国民党军队占用,桌凳损失甚多,图书仪器更是空白;小学教师受过师范教育的仅占1/20,待遇低,月薪5000元流通券,未达省定标准,且不能按时发放。国民党遣送营口日本侨民290名(第一批192,第二批98),留用日侨中技术人员及家属81名。

    同日  盖平县接官区上哈达村农民会会长路宝训被国民党军逮捕,遭严刑拷打,毫不屈服,后惨遭杀害。1947年农历九月二十日,接官区人民政府为路宝训烈士修建了纪念碑,并将上哈达村改名为路公村。

       1965  省经委决定,从101日起,省营东北乐器厂下放给营口,隶属营口市轻工局。

       1990  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上,营口市输送的运动员王丽娜以681环的成绩夺得女子运动手枪60发个人单项冠军。她与队友李对红、祁春霞以1757环的总成绩获得女子运动手枪60发团体冠军。

       1994  庄林路营口绕行线提前一年零三个月通车。庄林路营口绕行线南起二道沟,与营盖公路相接;北至市区渤海大街东端,和大营公路相接。公路全长66公里,路基12米。全线有桥梁两座,涵洞46道,征用土地310亩,运用土石方18万立方米,砌筑路墙27万块。工程总造价1970万元。省交通厅副厅长常玉良、市委副书记朱殿武为工程竣工剪彩。

      

925

 

       1910  日本在今白庙子修建火葬场,面积200坪(每坪3.3平方米),墓地面积236184平方米。(后因行车不便废弃。)

       1926  华俄道胜银行营口支行停业,行内瑞典领事馆也同时撤销。

       1931  2250分,民众自发的抗日队伍拆除了沟(沟帮子)营(营口)铁路河北车站附近一段路轨,以阻止日军互相增援。

    同日  营口街头出现“同胞们团结起来,打倒投降帝国主义的国民党,以罢工、罢课、罢市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满洲”以及“发动游击战争”等大量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标语和传单。

    1932  日伪当局“接收”大连、哈尔滨、营口、安东、珲春、龙井等海关以后,营口海关在课税上与中华民国完全断绝关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通令封闭东北三省各地海关,山海关正式关闭。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820日山海关恢复开关。伪营口税关设立帆船管理事务所(在原西海关址),负责管理近海帆船进出口事宜。

       1945  中共营口市工作委员会、冀热辽区行署营口市特派员办事处成立,在原三井洋行(原针织一厂东侧)办公,后迁至原正金银行营口支店(今海通证券),分别隶属于中共中央东北局和冀热辽区行署领导。中共营口市工委由卜昭敏、马洪权、于济民、陶冶、吕品、汪迟、房仁民7人组成。卜昭敏任工委书记,马洪权任委员兼保安副司令。

       1947  《辽南日报》报道,盖平县卧龙泉区政府为扫除匪患,派出几名公安战士,在东八角沟附近将经常骚扰百姓、强奸妇女的土匪头子宋文武及李德禄等6人抓获。

       1950  辽东省运输公司指派贾桂辛带两台日产小客车到营口市组建营口客运站,经营市内客运。这是建国后营口市成立的第一个公共交通组织。

    1958  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书记处书记李雪峰、候补书记刘澜涛、杨尚昆,在省委第一书记黄火青的陪同下,视察盖平县太阳升人民公社。邓小平题写了“盖平县人民公社”“盖平日报”和“盖平县报”社名和报名。

       1968  市革委会在市人委广场举行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会,欢送近万名中学毕业生(含“停课闹革命”前初、高中一、二年级学生)赴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从广场到火车站,约10万名职工和家属、亲友夹道送行。

       1975  新西兰地震专家亚当斯博士到营口、海城地震现场考察。在此后的一个月内,国外共有119名地震学者、专家、教授、工程师和新闻工作者来访。

       1979  大石桥火车站重建竣工并交付使用。

       1992  庄林路营口至盖县段改扩建工程竣工并全线通车。市委书记郭军、辽宁省交通厅副厅长常玉良、副市长马惠生为竣工通车剪彩。

 

926

 

       1909  锦新营口道提出修筑鸭岛堤坝工程一事,经费从海关税和进港船舶中征收。同日,山海关税务司客纳格卸职离任,柯尔乐(F.A.CARL美籍)任税务司。暂时离职时由来安仕(F.W.LYONC英籍)代理税务司职务。

       1931  “靠天”(顾冠军)率部突袭蓝旗堡(今大石桥市旗口镇)。同日,抗日武装70人袭击剪子口日军。

       1932  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驻北平)指示东北各地抗日救国军一律改名为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辽南的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第二军区奉命改为东北义勇军第二军团。王化一为军团长(未到任),李纯华代理军团长,司令部设在盘山县九台子(今属台安县)。

       1936  在鲅鱼圈至归州间海域作业的渔船遇到大风浪,有46名渔民遇难。

       1946  由于国民党新六军十四师、二十二师和一八四师占领辽南地区的主要城镇,中共营口县委、县政府领导人带领保安队转战于岫岩、万福一带山区。

       1983  营口师范专科学校成立。该校是在原营口师范学校大专班基础上成立的,设中文、政史、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外语等7个系,在校生525人,教职工266人,其中教师114人(含讲师36人),藏书5万册。该校是营口市第一所全日制正规大专学校。

       1984  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关于营口港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批复》,同意营口港对外国籍船舶开放。

       1996  营口市游泳馆举行竣工剪彩仪式。

 

927

 

       1900  包罗(山海关税务司)向副总税务司裴式楷报告:“牛庄临时政府已经接管常关。他们不知怎样工作,也没有适当人员,就来找我帮忙。我已借调帮办、验货员各一人,钤子手三人,去办这件工作”。

       1924  营口总商会鉴于时局不稳,为保卫全市商业的公共安全,决定组织商团,人员暂定200名。

       1931  流亡到北平的阎宝海、高崇民、杜重远、卢广绩、车向忱、王化一、熊飞等人在北平组织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宗旨是:抵抗日本侵略,共谋收复失地,保护主权。

       1981  营口市财政干部学校成立。

       1996  金牛山大街全线通车。金牛山大街东起庄林路,西止西环路,全长8公里,是三块板结构,路面宽16米,面积1689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6000多万元。市领导李洪彦、韩中贵、许卫国、胡旺义、凌秉志、张其祥、马惠生、崔德安、英若池等出席剪彩仪式。

      

928

 

       1872  日本池上四郎少佐、武市熊吉少佐、彭城中平三人,以日本国外务省官员名义到营口、盖平调查地理、风俗、政治、兵备、财政、交通、经济等情况。他们分别于1873年的4月、7月、8月回国。

    同日  兴茂福商号(今辽河老街)开业,经营棉纱、布、绒等商品。经理宋华。

    同日  盖平县人吴精一考中进士。江苏经魁吴富春任盖平知县。

       1913  为袁世凯服务的共和党营口交通部事务所成立。营口县知事郭进修为部长。

       1924  奉省长训令,盘山、海城、营口三县实行联防,并筹办乡团协助军警。

       1945  苏联红军将“满铁”医院改为陆军医院,收容伤员。

       1984  中共辽宁省委决定成立盘锦市筹建工作小组。中共营口市委副书记、营口市市长白立忱任组长,施少荃、于金兰、田育广、陶涛、李丕熠、孙德全、郭春新为成员。

       1991  中华人民共和国鲅鱼圈海关举行开关典礼。

 

929

 

       1894  法国人在林家堡子(今大石桥市沟沿镇)建立天主堂。

    同日  因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李鸿章奏准提取洋税积余银10万两,为营口道标营新募马步三营置办军火。

    1914  奉财政部税务处令,山海常关所用各种单照均应由海关监督公署加盖关防。

       1948  中共营口市委向地委报送历史问题及目前几个情况的报告,着重汇报“八·一五”光复以来营口市人口变化、救灾及第三次收复营口后破获的国民党敌特组织情况等。到目前为止,营口市与党组织取得联系的党员共有189人,其中秘密党员67人。

       1980  营口星光电影院举行落成剪彩仪式。该影院位于新兴大街(市工商局对面),内设1425个座席,两侧为休息长廊,正门为综合大厅。放映厅墙壁有吸声材料,顶棚有折形板,以利于音响效果。

       1984  营口市图书馆新楼建成交付使用。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坐落在渤海大街中段路南健康里。

       1988  营口市区金牛山大街道路工程(中段)竣工。该段道路全长3884米,宽34米。

       1996  营口邮电综合大楼投入使用。主楼31层,高1228米,建筑面积38550平方米。最高层具有旋转功能,可以鸟瞰营口地区陆地、海上和辽河沿岸及入海口风光,成为营口一大景观。

930

 

       1884  清政府以营口为兵冲要地,增设水雷营,在海口布雷;“运石塞海口,设电线达省城”。添派兵轮并调辽阳之靖边前营步队进扎营口。

       1904  日本关东厅为适应军事需要,在营口青柳街创立关东观测所营口支所,所长飞田丰。所内设大森式地震仪和中央气象台式微动仪,对营口地震、气象进行观测。(到1930年共记录地震6次。1945年日本投降时,将记录资料全部销毁。)

    同日  日本横滨正金银行营口支店长以个人名义买下营口电话公司。

       1954  营口市影剧院建成。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设1171个座席,是评剧团专用演出场所。市评剧团首演评剧《秦香莲》。(翌年团、院分开。1968年改称营口东方红影剧院。)

       1986  19857月动工修建的营口市站前区机关办公楼竣工,并交付使用。大楼为框架结构,主楼6层、副楼4层,建筑面积2850平方米。

    1987  营口市得胜路南段工程竣工。它连通了辽河、新兴、渤海3条大街,形成了营口市的西环路。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营口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