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供水人——记营口市自来水的发展---文史资料-政协营口市委员会


吃水不忘供水人——记营口市自来水的发展

2020-05-04 13:20:57  阅读次数:54531 次

马酉生


    从营口第一次有了自来水的那一天算起,至今已有84年不平凡的历史。营口市供水战线的建设者们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品甘苦,创大业,谱写了供水诗篇。如今营口市的供水水源已发展到7个,配水厂6个,全年供水量4550万立方米,是1949年的56倍,自来水管线总长度998公里,是1949年的12倍,拥有固定资产14019万元,是1949年的163倍,供水人口56.7万,市区自来水普及率100%。不少农村居民也吃上了自来水。

    一、解放前日本曾在营口设立水道电气株式会社,经营管理自来水。1948年营口解放,营口市人民政府设置水道科,统管全市自来水。1955年10月,营口市水道厂更名为营口市自来水厂有水源地、配水地车间和盖平营业所等三个基层单位、职工128人。到1982年5月,市政府批准成立营口市自来水公司为县团级单位。1990年,营口市自来水公司共有职工918人,有四个水源地、四个配水厂,及给水设备厂、管道安装公司等10多个基层单位。1991年接收了熊岳自来水公司,建成熊岳水厂。1992年在三道岭水源系统建成了汤池水厂。1993年建成了辽河取水厂和鲅鱼圈水厂。至此,营口市自来水公司已拥有职工1200多人,规模遍布大石桥市、盖州市和营口市属各区。
    二、营口原是退海之地,处于辽河下游,是辽宁的大下水口。辽河水上有泥沙杂物,下有海水潮汐,水质黄浊味涩,无法饮用。市区地下水被海水严重侵蚀,淡水层太深,很难打井。过去,营口人只能饮用坑塘水,有这样一句歌摇:“春天吃水贵如油,夏天吃水满街流,秋天吃水绿油油,冬天吃水化冰溜。“从前营口有过两个较大的水塘供居民饮用,后因市面繁荣,人口增多有人从田庄台以船装淡水,运至营口出售,富商巨贾自备车马水箱购水,因水价昂贵。一般居民仍饮用坑塘水。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军占领营口,为解决吃水问题,在田庄台对岸建起“立科水源”,到1909年6月正式向营口送水,这就是营口城市供水历史的开端,基本上供给在营口的外国人及中国的富商饮用。1930年6月立科水源在三家子建中继泵站后,仍未顾及普通居民用水。

    三十年代营口通商船只增多,人口急剧增加,工业发展较快,立科水源满足不了需要,1935年选定在盖平县(今盖州市)水安村新建水源,采集大清河地下水,由营口水道交通株式会社投资,1939年3月竣工送水,当时供水能力每日只有8600立方米。
    1948年营口解放后,营口市的供水事业方成为广大劳动人民的事业,开始为广大劳动人民造福。市人民政府加速修复了被战火破坏了的供水设施,在市内增设了集水站,使居民能就近吃上自来水。同时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勘查水源,更新设备,改造管网,到1957年底,水源日生产能力已达14万立方米,有16万居民吃上了自来水,广大劳动人民从此结束了吃坑塘水的历史。
    “二五”期间,营口市的工业发展较快,用水人口急增,1958年3月开始兴建团甸水源,地址在盖县团甸乡,在市东部崔家席坊新建配水厂,铺设管径DN600-700的团营输水管道一条,全长335公里。团水源是第一个由我们营口供水行业职工自行设计并组织施工的供水工程,共用了八年时间,到1965年7月初步建成投产,我们称这次建团句水源为“八年抗战”。这期间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资金、材料,运输、起重、动力设备都不足,施工力量有限,只占实需人数的54%。在重重困难面前,广大供水工人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以顽强的毅力昼夜奋战在建设工地上,渴了,喝口大清河的水,饿了,吃口随身携带的窝窝头,大部分工人仅靠两条腿来往奔波于30多公里的建设工地上。就在团甸水源建设的施工中,不慎出了事故。一位爆破班长被夺去了风华正茂的生命,我们公司全体职工无不怀念他。1965年团甸水源终于竣工送水,日供水2万立方米,总投资820万元。以后,又经过多次的挖潜改造,铺设团营输水复线,使团甸水源的产水能力由每日2万立方米逐步提高到4.5万立方米,缓解了当时的供水紧张局面。
    团甸水源建成了,我们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硬骨头精神也在那段不平凡的岁月中形成了。多年来,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广大供水工人不断奋进,并成为一种光荣传统。
    进入七十年代,天津市开发利用地下水的经验给了我们启示,营口也开始尝试在市区内建地下深井,用黄泥将地下盐水层封住,越过盐水层建地下深井6眼,日产水0.3万立方米,从此打开了在市内开发利用地下水的门路。七十年代末,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不断发展,永安、团甸水源的产水量已无法满足用水需要,因此1978年9月开始扩建永安水源、铺设了营盖输水复线33公里,并在营口市区西南建立第三配水厂,增打深井7眼,永安水源的日供水量由原来的1.8万立方米增加到3.6万立方米,增加了一倍。第三水厂的建立,使供水半径大大缩小,我市西部因水压小,用水紧张的局面得到了缓解。1982年又对团甸水源进行了挖潜改造修建营团输水复线15公里,实施了东水西调,市区供水形势进一步好转,1984年,我们将钢底山铁矿水源接收过来,加以修复改造和利用,改名为李家水源,为老边区供水,至此全市供水水源达到3个,1984年日供水量达到8万立方米。

    进入八十年代,由于改革开放使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速度加快,供水量与需求量之间的矛盾又进一步加剧,从根本上解决营口供水问题的途径就是尽快建设新水源,实行开源与节流并重。1979年开始对辽河进行了地质勘查和可行性研究,认为把水源定在营口县石佛乡的黑鱼沟比较理想,并进行了初步设计,后又经过多次论证,认为辽河及其上游所受污染严重,达到生活用水的标准,目前不具备条件,只能将辽河水净化到工业用水标准,把用于工业生产的优质水替换下来做为民用,做到分质供水,定为工程总规模为日产水12万立方米,分两期进行。经过全面详尽的考察论证,辽河水源第一期工程取水厂址改在三道岭和周家二水库,以引三道岭和周家水库的优质水为主,以汤池地区河段截流为辅,输入市内管网为人民生活用水,规模为日产水6万立方米。第二期工程取水厂址仍在黑鱼沟,经过处理达到工业用水标准,规模为日产水6万立方米。辽河水源第一期工程——三道岭水源工程建设从此拉开了帷幕。

    三道岭水库和周家水库位于营口县周家乡距市区56公里,输水管线所经之处有多处铁路、公路、山洞、河流和村庄,工程十分艰难。为了让市区群众早日吃上三道岭的优质水,市政府指示一定要在三年内拿下它!供水工人又一次发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白天的活没干完,晚上亮着灯继续干,为了抢进度,常常顾不上吃饭和睡觉。夏季如火,酷署难耐,建设者们正挥汗如雨抢进度。数九隆冬,滴水成冰供水工仍在冰水中为管口接头打麻。经过奋战。三道岭水库工程终于在1988年的最后一天简易通水。实现了预期的奋斗目标,使优质水钻过山洞,潜越河底,通过铁路和公路,来到了市内,走进了千家万户。

    三道岭水源工程通水后,我们迅速实施了汤池河截潜和周家水库分水方案,完成了市内管网改造计划,1992年7月1日市内实现了一日三次加压供水。9月省六运会在营口举行期间,最大供水量达到了17万立方米,营口供水历史创下了新的记录。
    与此同时,辽河水源第二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1992年我们开始在劳动河建临时取水泵站,经过1993年春天的紧张施工,5月25日正式投产,日供工业水2万立方米,比辽河水源预定通水日期提前了17个月。从此,营口市部分企业实现了分质供水的计划。辽河水源工业水进户后,工业用水紧张局面也得到了缓解。
    1991年1月,接管了熊岳自来水公司,改为营口市自来水公司鲅鱼圈分公司熊岳水厂,不但保障了熊岳镇的供水,而且还为由熊岳向鲅鱼圈新区供水创造了有利条件。
    1993年5月,鲅鱼圈水厂建设竣工投产,鲅鱼圈新经济区工业和人民生活用水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建国以来,供水事业一步一个新台阶,最大日供水量17万立方米。供水普及率100%,供水人口56.8万。
    长期以来,我们遵循城市供水为人民生活服务,为工业生产服务的方针,把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当成我们的落脚点。
    新中国成立不久,人民政府在修复供水设施的同时,就在市内增设了三十多个售水点,使老百姓就近就可以吃上自来水。1959年开始,又在郊区农村实行水改,把供水管网铺到了农村。把水引到了农民家中,农村居民也逐渐结束了吃塘水的历史,七十年代西部地区又把自来水引进家家户户,方便了群众。
    为解决营口辽河北岸居民生活用水难,1969年市政府投资264万元,在辽河水下铺设管道730多延长米,并在北岸建立供水泵站,把南岸的自来水输送到北岸,从此河北1000余户居民吃上了自来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来水公司端正服务方向,改原来的生产服务型为服务生产型办企业方针,公司制定了工作标准、服务准则、文明服务规范等,多次参加省、市优质服务、规范服务竞赛,竭力为用户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公司还设了经理公开电话,成立了供水监督,确立了定期走访用户等制度,倾听群众的呼声,为群众排忧解难,受到了用户的好评,并涌现出了大批服务明星。
    党员干部常常义务劳动为用户铺设管道。河北街道办事处管内的盲人居民吃水困难,党员干部星期天冒雨挖沟,很快解决盲人吃水问题,感动得盲人送来了锦旗。哪里的群众有困难,哪里就有我们的供水工人,用服务把真情传递到了每户居民的家中,描绘出了新一代供水工人的美好形象。


    (作者市政协委员、原市自来水公司经理、省劳模、市特等劳模。隋春艳供稿)
    原载《营口文史资料》第10辑(113)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营口市委员会